2022年石墨坩堝的最新發展趨勢
該專業認證將填補國內石墨坩堝無國家標準的空白."相關專家告訴記者。據悉,大城縣金達坩堝廠建于1979年,落戶新津。經過近30年的發展,已成為西南地區生產石墨坩堝的重點專業企業,鋁坩堝質量水平國內領先。
其“金剛牌”商標分別于2002年、2006年、2009年獲得河北省“著名商標”榮譽稱號。經過多年的探索和研究,公司開發出國內一流的鋁液保溫坩堝,具有導熱性能好(相當于復合鐵坩堝)、使用壽命長(約三個月)、節能(約三分之一)、價格低(不到進口坩堝的60%)、操作簡單(無需刷洗處理)、鋁液或壓鑄時不加鐵等優點。是進口坩堝的國產替代品。"我公司的等靜壓工藝改造于今年2月1日成功投入試生產."據大城縣金達坩堝廠負責人介紹,目前,國產石墨坩堝生產工藝有塑料成型工藝和壓制成型工藝兩種。
2010年4月9日,有關部門獲悉,由大城縣金達石墨坩堝有限公司起草的石墨坩堝標準,在國家鋼鐵標準化委員會主任、中國耐火材料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許、四川理工學院材料與化工學院副院長等30多位專家學者的認可下,有望填補石墨坩堝國內無國家標準的空白。石墨坩堝的主要原料是結晶天然石墨。
因此保持了天然石墨原有的理化特性。石墨坩堝導熱性好,耐高溫。在高溫使用過程中,熱膨脹系數小,對快速升溫和降溫有一定的抗應變能力。它對酸和堿溶液有很強的耐腐蝕性和優良的化學穩定性。填補國內空白石墨坩堝國標新津-新津召開石墨坩堝國標審定會4月8日,在氣候宜人、游人如織的水城新津花舞室。全國鋼鐵標準化委員會主任、中國耐火材料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許、四川理工學院材料與化工學院材料化學學院副院長齊聚一堂,審定了新津工業園區企業成都天府石墨坩堝有限公司起草的“石墨坩堝”。"
以“新建路橋”為代表的6家企業正在積極推進上市。僅去年一年,四川新津工業園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4.2億元,增長39.4%;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01億元,增長102%;其中,工業投資60億元,增長38%;稅收4.2億元,增長55%,工業園區產值131.87億元,增長32.8%,實現了地區生產總值、固定資產投資、工業園區產值的新的歷史跨越。四川新津工業園區被列為國家新材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和全省“1525”產業園區培育基地,被成都市委市政府列為全市搶抓機遇、推進“兩個加快”的兩個參觀園區之一。榮獲“和諧中國最佳投資環境開發區”稱號。石墨坩堝國家標準審定會在新津召開,也正是因為這里的政策優勢和金剛石墨坩堝工廠的技術和品牌優勢。
以粘土為粘結劑的塑料成型工藝具有生產周期長、勞動強度大、工作效率低、燒煤、污染重等優點。但由于投資少,該工藝在國內應用廣泛。而等靜壓設備如果用清潔能源天然氣燒結,將從根本上解決污染問題,生產工序減少近10步,周期短,工效高。采訪中,公司對新津縣委、縣政府在技術改造方面給予的大力指導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謝。記者了解到,近年來,新津大力實施“工業強縣”戰略,以提升發展水平為目標,以推進“品牌戰略”為依托,帶動產業優化升級,推動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。
圍繞產業結構優化,大力培育和發展產業品牌,加強品牌培育、申報、拓展和保護,建立品牌戰略年度效益評估機制,及時科學調整和完善“品牌戰略”推進。兩年來,技術改造投入60億元,支持企業技術進步、爭創品牌、鼓勵上市等8個文件相繼出臺。培育了8個中國名牌、8個中國馳名商標、26個四川名牌、12個省級著名商標。

